显示标签为“study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study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16年11月16日星期三

公认的最高效的笔记法——康奈尔笔记法

MOOC wikihow.com 2016-11-12 08:00

本文由43位外国网友共同合作编辑完成.

截至2016年11月,本文的最新版本是由Megan Morgan于7周前修订的。

原链接:http://www.wikihow.com/Take-Cornell-Notes

翻译/搬运:MOOC学院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康奈尔笔记法是由康奈尔大学的Walter Pauk博士发明的。这种记笔记的方法广泛运用于上课、读书、复习、记忆等地方。这种记笔记的方法能让你的笔记系统化,让你不知不觉参与到知识的创造中去。不仅能提高你的学习效率,还能帮助你得到预期的学习效果。

1/ 准备笔记本

1) 准备一个专门用来做康奈尔笔记的笔记本

不管你用的是笔记本还是活页本,首先你总得有一个空白的本子。康奈尔笔记发的重点在于把笔记本的每一页都分成不同的区域,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用途。

2) 画一条横贯整个页面的水平线

大概画在这一页下方约四分之一高度的地方。这条线的下方是用来作总结的。

3) 在左边划一条竖线

大概距离这页纸左边缘2.5英寸(6.35厘米)。这一块区域是用来复习笔记的。

4) 剩下的那一块最大的区域,就是真正用来做笔记的。

不论你是听讲座、上课还是写读书笔记,这块地方足够用了。

5) 如果你怕麻烦,你可以在网上直接搜索康奈尔笔记的模板

如果你记笔记特别多,一页一页画起来很麻烦,那么你可以把网上的那些模板打印出来。

2/ 记笔记

1) 在页面的最顶部写上课程名、日期、课程主题/书名等

一定要坚持这样做,这样才能让你的笔记更加系统化。而且当你想复习的时候,你就能通过题目很快的检索到笔记内容。

2) 在最大的那块区域上边记笔记

上课\看书\听讲座的时候,只许用那块最大的区域记笔记。笔记内容应该包括: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东西、幻灯片里的东西等。

3) 利用笔记内容主动听讲和阅读

不论何时,只要你遇到重点,就果断把它先记下来再说。

当讲师要讲重点的时候,他一般会这么说:"X的三个最重要的含义是…"或者"X现象的产生,主要由这两个原因导致的。"只要你听到类似的话,就说明讲师要讲重点了,这个时候就果断记下来吧。

如果你在听讲座,演讲的人反复重复和强调的话肯定是重点,也果断记下来吧。

读书笔记同样适用:书中加粗的部分通常也是重点,书中的图表信息一般也很重要。

4) 笔记一定要简洁+整洁

记笔记一定要整洁。原则是:你的笔记可以直接拿来当作讲课大纲或者教案。记笔记的时候要快,优先记关键词和关键语句,这样你才能跟得上讲课人的速度。别想着一字不落的都记下来,多用着重号、符号、代号、缩写、或者你自己"发明"的各种奇怪符号。记笔记的时候,跟上讲课人的思路最重要,记录内容是次要的。

5) 只记录中心思想,不记录例证和说明性、解释性文字

例证只是为了证明中心思想而存在的。只记录中心思想,不仅节省时间,而且还能逼着你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讲师的论点——这样更便于你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。

6) 轮到下一堂课/下一章节/下一话题的时候,用一条线把上边的内容分隔开,或者干脆另起一页

这样做能让你的笔记更系统化,也便于你查找和检索。

7) 听课的时候,如果你产生了疑问,或者没听懂,这时请果断记下来。这将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

举个例子:

假如你在上历史课,课程内容是圣彼得堡的历史。你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:为啥彼得大帝不雇用俄国工匠?这时请果断记下这个问题,不管以后查资料还是问老师,这个问题都有助于你理解这部分知识。

8) 及时修订笔记

如果你记录了一些读不懂、看不清、不正确的内容,那么果断擦掉或者改正吧,越早越好。一定要尽早修订笔记,这样才能防止这些错误的知识在你脑海里留下印象。

3/ 复习和拓展

1) 总结关键词和要点

当你听完一场讲座或者读完一本书,尽早从笔记本右边区域提炼出关键词或者要点。把这些浓缩后的精华部分记在左边的区域。花上一天的时间来复习这些内容,这将大大加强学习效果。

如果你是视觉党,你可以用银光笔等工具把重点标出来。

学会做减法,把不重要的信息都勾掉。这一步很重要,因为这能帮助你区分什么是关键信息什么是荣誉信息。一定要get这个能力。

2) 把联想到的问题写在左侧区域

思考右边区域中的笔记,猜测可能出现的考点,然后写在左边。这些问题都是很好的学习线索。

举个例子:

假如你在右边写了"1703-彼得大帝兴建了圣彼得堡城,还建立了彼得保罗要塞。"那么在左边,你可能会写上:"为啥彼得保罗要塞是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建立的第一个建筑?"

你也可以在左边区域写上一些进阶的、在笔记中找不到答案的深层次问题。比如"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,这对俄罗斯帝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?"这些问题将加深你的学习深度。

3) 把总结写在页面最底部的那一栏

写总结会让你的思路更清晰。一般来说,写几句话就行了,别写太多。如果有必要,可以写上公式、方程、图标等等。尽量用自己的话总结所学知识,这是检验你对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参考标准。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所学知识了,就说明你理解了。

然后,你可以再进一步思考:"如果我要向没学过这些知识的人解释这些东西,我会怎么说? "

当然,如果你总结的时候发现有不明白的地方,那就果断看看右边区域的笔记有没有答案,或者直接请教老师。

4/ 记以致用——把你的笔记用起来

1) 阅读笔记

主要看左边区域的笔记,因为写在这里的都是要点和关键词。

2) 用笔记来检验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

用手或者白纸盖住笔记,然后尝试回答你当时在左边栏写下的问题。然后拿开手或白纸,看看你回答的对不对。

3) 多复习笔记

尽量多复习几次,养成定时复习的习惯,而不是考试前再抱佛脚。

-END-

2016年9月3日星期六

倉頡輸入法

倉頡輸入法「重點教學」

很久以前,只有倉頡輸入法之時,想學「字形式輸入法」的唯一選擇就是「倉頡法」;
但,這種「老牌」的方式,有個很大的問題:規則繁雜。
對新手來說,不僅要花大量時間熟悉按鍵、字根、規則,當遇到不知如何下手的字,也不知如何尋求解答。筆者就根據我的學習經驗,整理出一篇「重點教學文」,讓大家知道「倉頡法」真的很簡單!不過,要有心理準備,這邊的「簡單」不是說很快就能熟悉,而是能快速建立觀念。概念通,一切都通!
(3/5修改:補上「原則八」)

|  字碼(按鍵): 「日月金木水火土,斜點交叉縱橫鉤,人心手口重又難,側並仰扭方和卜」(歸類原則)
 日月金木水火土 竹戈十大中一弓 人心手口重 難 尸廿山女田 卜 (代表字)
 ABCDEFG HIJKLMN OPQRZ X STUVW Y (對應鍵位)
(建議記下第一行,練習字根時有事半功倍之效)
單一字碼對應到複數字根(組字單位),例如「大、乂、ナ」這些全都歸於「叉(大)」;而大多數字根依據上述第一行引號內的「原則」歸類(少數例外)。
--「日月金木水火土,人心手口」這幾個是「形體」長得像這些字。
包括大家熟知的「氵、灬、忄」等「部首」,及「ㄇ(月)、朩(去八)(木)、丷(金),キ(手)」等「該字的局部或轉向」,皆如此歸類。
--「斜點交叉縱橫鉤」則是指該字根「筆劃」符合或部分符合。
「竹,丿」為「斜」
「戈、丶」為「點」
「十」為「交(兩筆縱橫交錯)」
「大,乂,ナ」等為「叉(至少一筆為斜向)」
「中、丨」為「縱」
「一」為「橫」
「弓、乛、亅」為「鉤(筆劃末端鉤起)」
--「側並仰扭方(和)卜」則是字的「整體」型態符合。
「尸、匚、コ」為「側邊開口」
「廿、廾、艹」為「左右對稱(並)」
「山、凵、し」等為「上方開口(仰)」
「女、ㄑ、L」為「扭曲形」
「田、囗(口內有物)」為「外包圍形態(方,或圍)」
「卜、〦」為「長得像卜字」
--「難」為特殊字形集合,多半代表難以取碼的字形(一般獨立於字根總表外);「重」多半沒用,學習時可忽略。
附上字根總表網頁連結:http://www.e-wong.edu.hk/schoolit/typing_chinese.htm (該網頁包含例字及簡易教學) |
| 規則:
倉頡輸入法「拆字」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分出「字首」和「字身」;若字身還可分割,則可再分「次字首」和「次字身」。
中文字大部分都可拆成「兩塊以上」,則取「最左、最上、最外」部分為「字首」,其餘為「字身」;
同理,字身若可再分割,則依上述方式,再分出「次字首」和「次字身」。
若無法分割的字,像是「乘、而、交……」等字,視為「連體字」。

取碼(將字根轉換為代表字或對應鍵位得到的碼)方式如下:
連體字:取最多「首、二、三、尾」四個字根。
分體字:取字首「首、尾」,以及字身:
----字身不可分:取字身「首、二、尾」三個字根。
----字身可分(次字首只有一字根):取次字首「首」、次字身「首、尾」字根。
----字身可分(次字首超過一碼):取次字首「首、尾」、次字身「尾」字根。
(注意:「字首」最多取兩碼,「字身」最多取三碼,不滿指定碼數不需補任何碼)

例如「側」可分成「亻、則」,「則」再分為「貝、刂」。完整碼為「人月金弓」。
又如「擴」可分為「扌、廣」,「廣」再分為「广、黃」。完整碼為「手戈廿金」。
特別注意一點,像「鵬」這類字,字首是「月」而不是「朋」,因此字身是「月鳥」。完整碼為「月月竹火」。

只要了解上述規則,就可開始練習了。
★提示:不建議死記字根,在練習中慢慢熟悉比較記得久。

|
| 另外,還有幾項「原則」需注意: 一、完整原則(字形特徵原則):遇到筆劃交錯的字,以取出「完整區塊」為依歸。例:
「車」,需拆成「十田十」,此時不顧中間筆劃是否截斷。
「鳥」,需取出「丿日卜灬」,「日」為完整區塊。此時不顧第二筆劃是否截斷。
二、最簡原則:取出字根數需為最少;但與「完整原則」衝突時(如上「車」例),不在此限。例:
「王」,可分為「一十一」或「一土」,取後者。
三、先繁後簡:一字有兩種以上拆法且皆為最簡碼時,以「先包含較大範圍字根」者優先取用。例:
「生」,可分為「丿十土」或「丿キ一」,取後者。
「邦」左半邊,可分為「十キ」或「キ十」,取後者。
四、包含省略原則:無論字首字身(次字首次字身),若「尾根(碼)」被其他「尚未取出的字根」「三面或四面包圍」,則「改取包圍字的最後一字根」。例:
「儒」,為三分體,次字首尾碼為「卜」,但被「ㄇ」包圍,改取「月」;次字身尾碼為「中」,同樣被「ㄇ」包圍,改取「月」。
「海」,字身尾碼本為「戈」,但被「囗、〦」聯合包圍,改取「〦(卜)」。
「船」,字首尾碼本為「戈」,但被「ㄇ、〦」聯合包圍,同理,改取「〦(卜)」。
五、複合字:一字當中,若含「阝、隹、門、……」等指定字(有表可查),則指定字視為獨立區塊,並取出最多兩碼。例:
「雞」:「月大人土」,「隹=人土」
「都」:「十日弓中」,「阝=弓中」
「開」:「日弓一廿」,「門=日弓」
六、難字:有些字形難以取碼,故將「難以取碼處」(有表可查)予以「難(X)」代替。例:
「龜」:「弓難山」
「臼」:「竹難」
「肅」:「中難」
七、貫通字根:遇「木、大、火」(不含「ナ、灬、小、……」等變形)貫串一字,需完整取出之,並視之為剩餘的一部分。例:
「東」:「木田」,不是「木日」,因為中間那塊看起來為「田」,故取之。
「夷」:「大弓」
「拳」:「火キ手」,不是「火一手」,因中間看起來為「キ」,故取之。
八、「代表字之外的字根」單獨使用時(工、八、又……),需將之拆成更小的字根。例:
「又」:非「水」,而是「乛乂(弓大)」
「士」:非「土」,而是「十一」
「工」:非「一」,而是「一丨一(一中一)」
「小」:非「火」,而是「亅八(弓金)」
(「乂」因為不可再分割,維持「大」) |
| **小技巧: **多數輸入法有「注音反查倉頡碼」功能,遇到不知如何拆的字,可用此功能,打注音,打出該字,就可以知道該字的倉頡碼。各系統設定方式不太相同,請搜尋「反查字根」,必要的話加上系統名稱(多半是Windows)。 |

以上就幾乎是全部了。舉了很多例子,是希望讀者能由例子理解規則。本篇只是重點教學,若希望學得更完全,建議去圖書館借書或書店買書來學。(筆者不建議在網路找資料,因為資料多半寫得不完全,甚至漏掉某些重要觀念,看了只會有反效果)